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滨海新区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2021-12-09 来源:V品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滨海新区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作者:谭瑞霞

来源:《今日财富》2020年第08期

随着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进程的推进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新的挑战和要求,如何在新的环境下解决滨海新区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保证文化产业的稳定增长,助推滨海新区的全面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党的十九大以来,滨海新区积极抢抓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运用多种举措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为滨海新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支柱、成为推动滨海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升滨海新区城市综合竞争力和满足新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向往的重要力量。 一、文化产业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是对内在精神既有的、传承的、创造的和发展的总和。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国家的重要精神支撑。根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修订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文化产业分为两个部分共九个大类:文化核心领域和文化相关领域。(如表1-1) 二、文化产业的特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产业是一种特殊的产业,即其自身具有双重属性,既有现代化生产的商品属性,又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文化产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既包括精神层面的意识形态,又必然具有物质的具体形态。文化产业的最终目的在于将创作出来的文化产品传播出去,送到广大的消费者身边,用以丰富消费者的精神文化生活。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文化传播的方式越来越多元化,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元化,文化产业的传播性也就越来越明显。同时,由于文化产业具有广泛的传播性,因此,文化产业也就成为了国家和政党宣传自己的政策方针,引导正确言论的重要渠道。文化产业的政策引导行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滨海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现实意义

文化产业为滨海新区的发展提供新的支柱。特色文化的发展奠定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后发性优势。会展文化的发展具有巨大的经济带动效应。民俗文化的发展具有强大的城市感染力 推动滨海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滨海新区目前在产业结构上呈现“二、三、一”的发展态势,也就是说第二产业发展优势比较明显,而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滨海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作为第三产业的文化产业,能助推滨海新区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对滨海新区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文化产业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可以引导优秀的文化“走出去”,并把适合的优秀文化“引进来”,在文化的对外交流和引进中,直接带动了整个滨海新区各个行业的开发开放,推动滨海新区经济更好更快更广的发展。

有利于提升滨海新区城市综合竞争力。文化产业的发展追求的不仅仅是经济效益,也不仅仅是社会效益,而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这种双效益就综合体现在提升滨海新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上。文化產业的发展能够提升滨海新区的综合竞争力,提高滨海新区的内涵和知名度,塑造滨海新区良好形象,打造文化软实力,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

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向往。文化产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居民文化消费水平。随着滨海新区平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物质生活的需求逐渐得到满足,必然会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消费,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就会越来越强烈,标准也会越来越高,人们对文化消费的愿望和能力也会逐渐增强,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广,从而提升新区居民文化的消费水平,促进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升。

四、滨海新区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文化产业的法律环境不健全

滨海新区文化产业法律环境还不健全,因为缺少相关法律的指导,对文化产业的管理还习惯于用管理事业的方法去管理,习惯于用老的经验去做,不能适应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无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应对文化产业迅速发展出现的新问题。缺少系统性和统一性,不能有效的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不能相互衔接和配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造成执法困难。 (二)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

滨海新区的文化产业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之上,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较大,与其他产业相比,发展相对比较缓慢。一部分文化企业虽然名义上是企业,但仍承担着部分事业单位的职能,机构陈旧,经济效益不高,在经营上并没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缺乏应有的决策权和经营自主权,所以,文化产业的发展缺少优势项目,不能由市场自发的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 (三)文化产业规模偏小,缺乏品牌效应

当前,滨海新区的文化产业规模仍然偏小,资源整合不够,产业聚集度不高,经营分散,效率低,品牌效应差,与北京798园区及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上海田子坊等城市文化名牌相比,滨海新区乃至天津尚未形成全国范围内的文化产业品牌,还未形成具有极强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集群。

五、促进滨海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政策支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加大文化产业方面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整体规划。加大财政投入,发展内容产业,扶持重点项目,壮大市场主体,拓宽融资渠道,放宽市场准入,优化公共服务等多方面举措,加强对滨海新区文化发展的政策支撑。引导和提升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加快丰富和扩大文化产品的供给,不断推出能够吸引消费者,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和一流的文化服务,提高居民的文化消费热情。完善文化法律制度,加强文化知识产权保护。尽快出台相应规章制度,针对文化产品版权保护问题进行立法,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加大有关文化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文化发至意识,提高文化管理部门依法行政的水平。

(二)构建自由竞争的产业环境,促进文化企业规模品牌化

构建完备的文化市场竞争环境。构建公平竞争的文化市场环境,形成人力资本、科技、信息等文化要素自由流通的市场机制,为文化要素的交流和与其他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提供灵活的交流平台和环境,实现文化体制改革的新突破。建立文化市场体系。培育一批有競争力和影响力的文化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实现跨越式发展,带动文化产业发展。推动具有传统优势的文化制造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自主品牌,做强做大。培育龙头产业促进文化企业规模化和品牌化。首先要培养一批大型骨干企业和龙头企业,以提高滨海新区的文化产业竞争力和知名度。选择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在资金融通上给予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待,鼓励其做大做强,壮大企业规模,实现规模经济;鼓励其自主创造品牌,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并以市场为导向加快资源整合,增强龙头企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同时,打造一批布局合理、产业特色鲜明、功能定位明确、基础设施完善、集聚效应显著、富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园区,作为龙头文化企业的孵化基地。 (三)积极主动创新,注重品牌建设和长远发展

以创新和创意为基础,寻求商业化运行模式。重视品牌建设,打造文化新领军企业。发展一批具有高度品牌识别度和粘合力的文化品牌,加快建设一批具有引领示范效应的文化产业项目,形成文化产业的品牌化、专业化、规模化和集群化,打造文化新领军企业,全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新的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借助文化创意展交会推进文化企业的发展。加大对文创展的培养和壮大,以展会为契机,广泛聚集海内外的先进文化产业走进来,增强滨海新区的文化集聚与辐射功能,鼓励滨海文化企业走出去,与其他地区、其他行业联合重组,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使滨海新区成为国际优秀文化产品的孵化场、展示场和新兴文化产品的研发制作基地。

(四)完善人才政策,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开发和利用体系

为满足滨海新区文化产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大量需求,应该建立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建立人才培养架构,加快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开发和利用体系。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吸引高端复合型人才,发挥新区高校院所的带动作用,实行校企合作、政企合作的模式,利用高校进行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营造适宜的空间环境,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建立服务型政府,为人才提供“一站式”的服务,让人才从大的创业环境上愿意留在滨海新区,创事创业,服务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