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调查报告 Word 文档

2022-04-23 来源:V品旅游网
凤凰镇市民文明素质

调 查 报 告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凤凰人的现代文明素质如何,是否实现了与时俱进,当前还存在哪些不足,以及如何加以改进提高等问题,成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一、时代背景 .总体背景:快速城镇化与人们对城市生活方式的适应性之间的矛盾。首先,一些农村居民转化为市民,在适应城镇生活方式上,短时间内大多都没有调整过来;再次,大量流动人口的存在,文化素质相对偏低,相对更缺乏城镇的主人翁感,管理的难度也相对更大。这一大背景导致整体的市民文明素质偏低,进而导致形成文明风尚的氛围不太浓郁,法不责众。要改变这种现状,面临的阻力比较大。

二、问题与不足

经过较长期观察和集中实地调查,我们发现市民在文明素质方面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这些问题有的可能是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普遍问题,有的可能是凤凰特有的问题。

1.硬件建设某些方面仍然存在不足。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有需要改进的细节。实地调查显示,硬件建设与文明行为之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无论是道路与交通行为之间、小区环境与小区文明行为之间(测量的分数甚至相差一倍以上),还是窗口行业(如医院)与文明行为之间,都表明良好的硬件环境可以使不文明行为大大减少。

2.公共意识缺乏,生活方式有待改进。在实地调查中发现,大量的不文明行为,如随地吐痰、随手乱扔垃圾、乱穿马路等等,在当事人自己完全意识不到,这已经是他们生活方式的一种自然组成部分。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态度还通过长辈的传递,自然过渡到下一代,以致很多中小学生在学校知道遵守一些起码的公德,而一出校门就全然忘记了。当整体的公共意识缺乏时,大大增加了纠正不文明行为的成本,一般市民本着法不责众的态度,不以不文明行为为耻,还以管理者多事。还有一些不文明行为属于相对陈旧的风俗习惯所致,这些风俗习惯在农村社会中可能是比较适宜的,但在城镇中就不大和谐,如不择场地不择时间的燃放烟花爆竹、甚至在城镇主干道上抛洒纸等。

3.学习气氛不浓,文化氛围相对较差。市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住房越来越宽敞,汽车越来越普及,但精神生活并未同步丰富起来。居民家庭藏书有限、家庭学习主要就是辅导小孩的作业;书店惨淡经营,经营学术性书籍的书店更是难以维持,沦落为经营教辅材料的书店;常规性的文艺演出、音乐会很少,即使有,也大多是追星的一时热闹;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学习氛围不强,知识未受到足够重视与尊重,等等。虽然凤凰具有重商、重经营的传统,但随着城市综合实力在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文化氛围以及由此进一步产生的城市精神面貌也就越来越重要,如何建设学习型城市,增强城市文化氛围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4.市民的城镇认同感不强,主人翁意识欠缺。要自觉维护一个城镇的形象,认同感是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公共意识也需要有主人翁的身份才能更好地促进

自觉行动的产生。首先,大量流动人口因为工作环境、福利待遇、语言交流等因素导致对无锡的认同感不强;其次,一般本地市民,更多的只有自己和自己的家庭,局限于一个小小的自我,根本没有更大范围的认同。虽然武汉等特大城市的辐射作用不容忽视,一切以自己和家庭的利益为中心也无可厚非,但对自己生活的城市缺乏认同,不利于自觉文明行为的保持。

5.文明创建重视不够,宣传流于形式。正如在前面提到的,城镇化进程中人们适应城市化生活需要一个过程,如果希望尽快让市民适应这一过程,就非得下大力气不可。当然,是否值得以大代价建设城市公共文明,是可以商榷、权衡的。但只要真正引起足够重视,就可以大大缩短城市变迁中市民的适应期。过多依靠宣传,容易使宣传流于形式,没有利害上的约束,一般市民难以转变态度,甚至还产生逆反心理,宣传效果不佳。 三、对策与建议

1.加强对公共意识的培养与生活方式的引导。从未成年人抓起,在中小学进行系统的公共场所文明举止的教育,并通过家长会等形式,对家长进行类似的教育,站在家长的立场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和个人修养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以防止良好的学校教育与不良的家庭教育相互抵消了。充分发挥志愿者和各类民间组织的示范作用,在公共场所起到维持、提醒、制止的作用,相关部门保障志愿者的权益。适当扩大公益广告的投放力度,通过户外广告、平面广告、电视电台等,引起人们对自己行为的反思,意识到公共场所的行为要求。曝光不文明行为,增强无形约束力,具体形式既可以鼓励记者拍摄,也可接受社会一般市民的拍摄材料,也可以借鉴一些兄弟城市的做法,比如说将不文明行为举止反映到当事人的单位等。推动移风易俗,文明庆祝节日与婚庆喜事,文明办理丧事等,约束扰乱公共秩序、影响他人的不文明行为。

2.创建学习型城镇,提高文化氛围。盘活文化资源,充分利用好各种文化资源,打击低俗,弘扬高雅。挖掘地方文化传统,鼓励地方文化的传承与研究,以各种形式的作品扩大城市的文化影响,展现城市的文化底蕴。领导率先垂范,倡导阅读之风,鼓励家庭藏书,营造学习氛围浓郁的家庭、社区和城市。语言文字方面,推广普通话的使用(尤其是窗口行业),纠正各类标示牌中的外文错误。 4.抓好民心工程,提高市民幸福感。抓好民心工程,尤其是衣食住行、上学、就医等与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方面,是一般市民对一个城市满意与否的关键,而市民尤其倾向于将这些方面的生活条件与邻近城市进行比较。所以,如果在这些方面能够与周边城镇具有比较优势,自然就会提升市民的主观幸福感,从而提高对自己生活的城市的认同感。创造自下而上的信息沟通渠道,让一般市民能够找到表达意见的途径,及时处理这些来自基层的声音,既有助于工作思路的拓展,又使一般市民具有参政议政的机会,从而增强普通市民的主人翁的意识。挖掘凤凰在环境、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优势。让一般市民了解凤凰、认识凤凰,在横向比较中体验凤凰城镇的优越性,对城镇的自豪感往往增加对城镇的认同感,从而提高维护城镇形象的自觉性。

5.高度重视,改进宣传策略。自上而下,真正将公共文明当作一件实事来抓,融入到工作中去,而不是将其视为仅仅是宣传部门的工作,尤其是各级领导要起到带头作用,从自身做起,从影响身边的人做起。利用正、反面典型事例,严肃处理或者旗帜鲜明地褒奖。所谓“理在事中”,只有通过具体的典型事例才能说服公众、教育公众,以电视、报纸、电台等各种形式让一般市民知晓典型事件及其处理方式。

凤凰镇市民素质提升工作调查汇报

一、当前我镇提升文明素质的做法及成效

近几年来, 我镇紧紧围绕提高城镇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以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为重点,以基础性精神文明创建和群众性文化活动为载体,多渠道、多形式突出抓好市民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提升,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发掘和培养先进典型。开展“十佳文明市民”、“十佳文明家庭”、“我身边的榜样”、“我身边的好人”等评选活动,树立和宣传一批传播和践行文明礼仪的积极分子,颂扬一大批身边的好人好事,通过个人和家庭文明建设辐射带动了社会整体文明建设。在新闻媒体开辟文明创建专栏,开展“文明巡访”、“道德评议”等文明创建主题系列活动。尤其注重加强公民道德建设,选树了陈红卫等一批身边的先进典型。

2.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编印《镇市民文明礼仪读本》、《市民文明守则》、《市民“十不”行为规范》等,面对向全镇市民发放,在规范市民社会行为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潜移默化和导向引路作用,促进了市民文明素质的提高,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明显减少。

3.开展和丰富文明活动。在机关、学校、社会层面分别设置活动载体,充分调动和激发全镇人民热爱家乡、建设家园的热情。成立文明礼仪教育宣讲团,开展文明礼仪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三进”活动。开展“我是党员、我示范”、“文明你我他”、“美丽家园大家建”、 “优良环境我维护”等主题活动。

4.在保护和监督环境卫生方面。我镇紧贴市民群众生活必需、生产必要的实际,大力推进“城乡清洁工程”,深化环卫运行机制改革,城区保洁走市场化道路,把社区和街道保洁“两把扫帚并一把”,城区由环卫统一负责,形成一支队伍、一个标准、一个主体的工作机制,实现了“水通、路净、地绿、灯亮、居安、便民”的目标,市民生活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二、提升我镇市民文明素质的若干思路和对策

市民素质提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一个内在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这些年,我镇在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和文明礼仪宣传教育方面作了大量工作,进行了有益、有效的探索和尝试,我们也看到的市民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但还是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下一步就如何加强市民文明素质建设,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要教育先行。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人世间的—切罪恶都源于人的愚昧无知,“知识即美德”,“美德当成一种知识”。可见,知识是精神上的财富,有利于人文明素质的提升,而知识的获取,离不开教育。

首先,教育应该从青少年儿童抓起,这是我们教育工作的基础。青少年是我们这个城市的未来,是我们城市文化和历史的继承者、发展者,是我们城市文化的载体、传播者。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学生阶段是人生成长最关键的时期,培育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对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青少年的教育,一方面,要注重做人的教育。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因而要把学会做人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把育人立德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要特别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注重从观念、意识入手,对学生进

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和行为规范、安全常识、心理健康、现代礼仪及生态环保、志愿服务等文明素质教育,开展“日行一善”、“端端正正写字、踏踏实实做人”等活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要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思维方法的训练。重视启发教学、实践育人等方式方法的运用,充分调动、启迪学生内在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独立思考、善于实践、勇于创新的兴趣和能力。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精心设计、广泛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社会实践活动和兴趣爱好小组,使学生在参与中拓宽视野、丰富思想、陶冶情操,培养、发展特长,提升综合素质。

其次,要加强对群众的教育,这是教育的关键。当前,我镇正处在建设现代文明城市的初级阶段,城区的大多数人还处在从农民向市民的转型期。一些市民由于思想观念落后、文化知识欠缺,小农生产者意识在他们的思想中还不同程度存在,这直接影响着城市文明程度,加强群众的教育,是提升市民文明素质的当务之急。我镇把建设学习型城区作为全面提升市民素质的重要抓手,通过经验交流、分类指导、培育典型、评选表彰等形式,扎实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努力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学习、天天学习、处处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基层党校、社区学校,加强各项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开展科学文化技术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重点对失地农民和外来务工人员进行培训。组织创建社区论坛、企业创新发展论坛、远程教育、网上学习园地等,创新各类学习载体,以先进的学习理念改善心智模式,不断激发广大市民自身学习、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

最后,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这是教育工作的核心所在。俗话说:“打铁必须本身硬”、“正人先正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城市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境界、科学素养、法治意识、工作作风以及品行操守,不但体现着城市的政府形象,折射出城市的精神风貌,而且还会影响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打造“中国童话休闲旅游城”的信心。因此,党员干部的言行是影响群众的行为模式和城市的文明程度的大事,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党员干部也是城市的一员。凡是政府提倡的、要求广大群众做到的事情,党员干部应该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并比普通市民做得更好。如果各级党员干部都能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率先提升思想道德境界、提高科学文化素养、增强法律法规意识,就一定会受到人民群众的尊敬和爱戴。

二是要文化惠民。文化决定了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在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中,第一,重视文化,加大对文化的投入。完善的文化设施是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是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的重要前提。

三是要创建为民。创建工作是加强社会管理的一大抓手、更是提升市民素质的一条途径。我们要坚持抓创建促发展、抓创建促稳定、抓创建促和谐,通过深入实施“六城联创”工作和开展基层文明镇村、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把创建活动作为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载体,逐步提高居民社会公德意识,形成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的社会风尚,共享创建成果。形成社会联动推进市民文明素质提高的合力和局面,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