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医学影像技术试题及答案(磁共振试题)核医学

2024-05-21 来源:V品旅游网
医学影像技术试题及答案(磁共振试题)

磁共振试题

1 核磁共振的物理现象是哪一年发现的( )

A.1946年 B.1952年 C.1972 (w D.1977年 E. 1978年 2 第一幅人体头部MR图像是哪一年获取的( )

A.1946年 B.1952年 C.1972年 ( D.1977年 E.1978年 3 下列哪一项不是MRI的优势( ) A.不使用任何射线,避免了辐射损伤 B.对骨骼,钙化及胃肠道系统的显示效果 C.可以多方位直接成像

D.对颅颈交界区病变的显示能力 E.对软组织的显示能力.

4 下列元素中哪个不能进行MR成像( ) A.13C B.31P C.2H D.23Na E.19F w 5 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

A. 由于静磁场的作用,氢质子全部顺磁场排列 B.由于静磁场的作用,氢质子全部逆磁场排列

C.由于静磁场的作用,氢质子顺,逆磁场排列数目各半 D.顺磁场排列的质子是低能稳态质子 E.逆磁场排列的质子是高能稳态质子 6 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

A. 逆磁场方向排列的质子是高能不稳态质子 B.顺磁场方向排列的质子是高能稳态质子 C.顺磁场方向排列的质子是高能不稳态质子 D.逆磁场方向排列的质子是低能稳态质子 E.逆磁场方向排列的质子是低能不稳态质子 7 下列等式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

A.1T=10G B.1T=102G (C.1T=103G D.1T=104G E.1T=105G 8 在0.5Tesla的场强中,氢质子(1H)的共振频率约为( ) w A.6.4MHz B.21.3MHz C.42.6MHz (wD.63.9MHz E.85.2MHz 9 横向弛豫是指( )

A.T1弛豫 B.自旋-自旋弛豫 C.自旋-晶格弛豫 D.氢质子顺磁场方向排列 E.氢质子逆磁场方向排列 10 纵向弛豫是指( )

A.T2弛豫 B.自旋-自旋弛豫 C.自旋-晶格弛豫 D.氢质子顺磁场方向排列 E.氢质子逆磁场方向排列 11 磁场梯度包括( )

A. 层面选择梯度B.相位编码梯度C.频率编码梯度 D.以上均是 E.以上均不是 12 在三个梯度磁场的设置及应用上,下述哪一项正确( ) A. 只有层面选择梯度与相位编码梯度能够互换 B.只有层面选择梯度与频率编码梯度能够互换 C.只有相位编码梯度与频率编码梯度能够互换

D.三种梯度磁场均不能互换 E.三种梯度磁场均能互换 13 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 梯度场越大,层面越薄 B.梯度场越小,层面越厚

C.梯度场越大,层面越厚 D.射频频带宽度越窄,层面越薄 E.射频频带宽度越宽,层面越厚

14 在MR成像过程中,三个梯度磁场启动的先后顺序是( )

A.层面选择—相位编码—频率编码 B.层面选择—频率编码—相位编码 C.相位编码—频率编码—层面选择 D.频率编码—相位编码—层面选择 E.相位编码—层面选择—频率编码

15 在MR成像过程平面信号的定位中( )

A. 频率编码起作用,相位编码不起作用 B.相位编码起作用,频率编码不起作用

C.频率编码和相位编码共同起作用 D.以上均是 E.以上均不是 16 付里叶变换的主要功能是( ) w

A. 将信号从时间域值转换成频率域值 B.将信号从频率域值转换成时间域值 C.将信号由时间函数转换成图像 D.将频率函数变为时间函数 E.将信号由频率函数转变成图像

17 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与扫描时间完全无关( )

A. 重复时间 B.平均次数 C.相位编码数 D.频率编码数 F.矩阵大小 18 T1值是指90°脉冲后,纵向磁化矢量恢复到何种程度的时间( ) A.37% B.63% C.36% D.73% E.99%

19 T2值是指横向磁化矢量衰减到何种程度的时间( ) A.37% B.63% C.36% D.73% E.99%

20 SE序列中,90°射频(RF)的目的是( ) A. 使磁化矢量由最大值衰减到37%的水平 B.使磁化矢量倒向负Z轴

C.使磁化矢量倒向XY平面内进动自 D.使失相的质子重聚

E.使磁化矢量由最小值上升到63%的水平 (本 21 SE序列中,180°?RF的目的是( ) (本 A. 使磁化矢量由最大值衰减到37%的水平 B.使磁化矢量倒向负Z轴

C.使磁化矢量倒向XY平面内进动 D.使失相的质子重聚

E.使磁化矢量由最小值上升到63%的水平本

22 反转恢复(IR)序列中,第一个180°?RF的目的是( ) A. 使磁化矢量由最大值衰减到37%的水平 B.使磁化矢量倒向负Z轴

C.使磁化矢量倒向XY平面内进动 本. D.使失相的质子重聚

E.使磁化矢量由最小值上升到63%的水平 23 在SE序列中,TR是指( ) A.90°脉冲到180°脉冲间的时间 B.90°脉冲到信号产生的时间

C.180°脉冲到信号产生的时间

D.第一个90°脉冲至下一个90°脉冲所需的时间 E.质子完成弛豫所需要的时间w 24 在SE序列中,TE是指( )文 A.90°脉冲到180°脉冲间的时间 B.90°脉冲到信号产生的时间 C.180°脉冲到信号产生的时间

D.第一个90°脉冲至下一个90°脉冲所需的时间 E.质子完成弛豫所需要的时间 (本

25 在SE序列中,T1加权像是指( )

A.长TR,短TE所成的图像 B.长TR,长TE所成的图像 C.短TR,短TE所成的图像 D.短TR,长TE所成的图像 E.依组织密度所决定的图像w

26 在SE序列中,T2加权像是指( ) (

A.长TR,短TE所成的图像 B.长TR,长TE所成的图像 C.短TR,短TE所成的图像 D.短TR,长TE所成的图像 E.依组织密度所决定的图像载

27 在SE序列中,质子密度加权像是指( )

A.长TR,短TE所成的图像 B.长TR,长TE所成的图像 C.短TR,短TE所成的图像 D.短TR,长TE所成的图像 E.依组织密度所决定的图像

28 有关组织的信号强度,下列哪一项正确( ) (本文转 A.T1越短,信号越强;T2越短,信号越强 B.T1越长,信号越强;T2越长,信号越强 C.T1越短,信号越强;T2越短,信号越弱 D.T1越长,信号越弱;T2越长,信号越弱 E.T1越短,信号越弱;T2越短,信号越弱

29 在GRE脉冲序列中,翻转角(小于90°角)越大所获 图像越接近于( ) A. T1加权像 B.T2加权像 C.质子密度加权像 D.以上均是 E.以上均不是 30 在GRE脉冲序列中,翻转角(小于90°角)越小所获图像越接近于( ) A. T1加权像 B.T2加权像 C.质子密度加权像wD.以上均是 E.以上均不是 31 在SE序列中,射频脉冲激发的特征是( ) A. α<90° B.90°—90° C.90°—180°载 D.90°—180°—180° E.180°—90°—180° ( 32 在GRE序列中,射频脉冲激发的特征是( ) A. α<90° B.90°—90° C.90°—180°载

D.90°—180°—180° E.180°—90°—180° (载

33 在部分饱和脉冲序列中,射频脉冲激发的特征是( ) A. α<90° B.90°—90° C.90°—180° D.90°—180°—180° E.180°—90°—180°w 34 在TSE序列中,射频脉冲激发的特征是( ) A.α<90° B.90°—90° C.90°—180° .D.90°—180°—180° E.180°—90°—180° 35 在IR序列中,射频脉冲激发的特征是( )

A.α<90° B.90°—90° C.90°—180° D.90°—180°—180° E.180°—90°—180°

36 在具有SE特征的EPI序列中,射频脉冲激发的 特征是( ) A.α<90° B.90°—90° C.90°—180° D.90°—180°—180° E.180°—90°—180°

37 在具有GRE特征的EPI序列中,射频脉冲激发的特征是( ) (本文转 A. α<90° B.90°—90° C.90°—180° D.90°—180°—180° E.180°—90°—180°

38 在具有IR特征的EPI序列中,射频脉冲激发的特征是( ) ( A. α<90° B.90°—90° C.90°—180° ( D.90°—180°—180° E.180°—90°—180°转

39 在不同区域的K空间数据与图像质量的关系中( )

A. K空间的中心部分决定图像的对比,边缘部分决定图像的细节 B.K空间的中心部分决定图像的细节,边缘部分决定图像的对比 C.K空间的中心与边缘部分均决定图像的对比 D.K空间的中心与边缘部分均决定图像的细节 E.只有K空间的中心部分对图像的质量起作用 ( 40 血流信号降低的影响因素为( ) (

A.高速信号丢失 B.涡流 C.奇数回波失相 D.以上均是 E.以上均不是 41 血流信号增加的影响因素为( )

A. 偶数回波复相 B.舒张期假门控 C.流入性增强效应 D.以上均是 E.以上均不是

42 MRA是利用了流体的( )转

A. 流空效应 B.流入性增强效应 C.相位效应 (D.以上均是 E.以上均不是 43 下列哪一项不是MRA的方法( ) (

A. TOE法 B.密度对比法 C.PC法 D.黑血法 E.对比增强MRA文 44 若欲对大容积筛选成像,检查非复杂性慢流血管,常先采用( ) A.2D-TOF B.3D-TOF C.2D-PC ( D.3D-PC E.黑血法

45 若欲显示有信号丢失的病变如动脉瘤,血管狭窄等,常益采用( ) A.2D-TOF B.3D-TOF C.2D-PC w D.3D-PC E.黑血法 46 若欲单视角观察心动周期,益采用( )转

A.2D-TOF B.3D-TOF C.2D-PC D.3D-PC E.黑血法载 47 若欲定量与定向分析流体,益采用( )

A.2D-TOF B.3D-TOF C.2D-PC D.3D-PC E.黑血法 48 若欲较好地显示血管狭窄,益采用( )

A.2D-TOF B.3D-TOF C.2D-PC D.3D-PC E.黑血法 49 MR造影剂的增强机理为( )

A. 改变局部组织的磁环境直接成像 B.改变局部组织的磁环境间接成像 C.增加了氢质子的个数 D.减少了氢质子的浓度 E.增加了水的比重 50 低浓度顺磁造影剂对质子弛豫时间的影响为( ) (本文转载 A.T1缩短,T2改变不大 B.T1缩短,T2延长 C.T1延长,T2缩短 D.T1缩短,T2缩短 E.T1延长,T2延长

51 高浓度顺磁造影剂对质子弛豫时间的影响为( )

A. T1缩短,T2改变不大 B.T1缩短,T2延长 C.T1延长,T2缩短

D.T1缩短,T3缩短 E.T1延长,T2延长 (

52 超顺磁性颗粒造影剂对质子弛豫时间的影响为( ) (

A. T1缩短,T2缩短 B.T1缩短,T2延长 C.T1不变,T2缩短 D.T2不变,T2延长 E.T1延长,T2缩短.

53 铁磁性颗粒造影剂对质子弛豫时间的影响为( ) (

A. T1缩短,T2缩短 B.T1缩短,T2延长 C.T1不变,T2缩短 B. D.T2不变,T2延长 E.D.T1延长,T2缩短自

54 顺磁性物质缩短T1和T2弛豫时间与哪种因素有关( )

A. 顺磁性物质的浓度 B.顺磁性物质的磁矩 C.顺磁性物质局部磁场的扑动率 D.顺磁性物质结合的水分子数 E.以上均是 55 Gd3+含有几个不成对电子( ) A.1 B.3 C.5 D.7 E.9 s

56 Gd-DTPA的应用中,下列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

A. Gd-DTPA口服不吸收 B.静脉注射后,由肾脏浓缩以原形随尿

C.Gd-DTPA不透过细胞膜,主要在细胞外液 D.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E.易透过血脑屏障

57 注射Gd-DTPA后,不应采用的成像的方法有( )

A.SE序列的T1加权成像 B.GRE序列的T1加权成像 C.T2加权成像 D.T1加权辅以磁化传递成像 E.T1加权辅以脂肪抑制技术转 58 MRI装置所不包含的内容有( )

A. 磁体系统 B.梯度磁场系统 C.高压发生系统D.射频系统 E.计算机系统 59 有关磁场强度对组织弛豫时间的影响中( )

A. T1值随场强的增加延长 B.T2值随场强的增加延长

C.T1值随场强的增加缩短 D.T2值随场强的增加缩短 E.以上均不是 60 不适用人体MR成像装置的磁场强度为( ) (本 A.0.2T B.0.5T C.1.0T D.2.0T E.4.7T (本

61 梯度系统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成像质量,应特别注意其( ) (本文 A. 均匀容积 B.线性 C.梯度场强与变化幅度 ( D.梯度场启动时间 E.以上均是

62 射频系统所不包括的部件有( )

A. 射频发射器 B.高压发生器 C.功率放大器wD.发射线圈 E.接收线圈 63 表面线圈的主要作用( )

A.扩大了成像容积 B.提高图像信噪比 (C.缩短成像时间 D.增加空间分辨率 E.增加对比度

64 MRI扫描程序直接控制的内容有( ) (

A.扫描脉冲序列发送B.MR信号采集C.图像重建.D.显示及后处理 E.以上全是 65 不属于MRI系统现场调整的程序有( ) A.匀场 B.梯度场调节 C.主磁场调节

D.RF发射系统调节 E.RF接收系统调节 (本

66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磁场对环境的影响范畴( )转 A.依机械原理工作的仪器、仪表 B.磁记录装置 C.具有电真空器件和光电耦合器件的设备 D.建筑物中的钢梁、钢筋

E.心脏起搏器、离子泵等体内植入物载

67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环境对磁场的影响范畴( )载

A.地板内的钢筋网 B.大功率电缆、变压器 C.轮椅、担架 D.小汽车、卡车 E.心脏起搏器、离子泵等体内植入物

68 在MRI系统中,均匀性是以主磁场的多少作为一个偏差单位来定量表示的( )

A.万分之一 B.十万分之一 C.百万分之一 D.千万分之一 E.千分之一 69 影响MR图像分辨率的因素有( )

A.观察视野 B.矩阵 C.层面厚度 D.以上均是 E.以上均不是 70 平均次数与信噪比及采集时间的相互关系为( ) (

A.平均次数增加一倍,信噪比也增加一倍,采集时间亦增加一倍 B.平均次数增加一倍,信噪比增加2倍,采集时间增加一倍 C.平均次数增加一倍,信噪比增加2倍,采集时间增加2倍 D.平均次数增加一倍,信噪比增加2倍,采集时间增加一倍 E.平均次数增加一倍,信噪比增加一倍,采集时间增加2倍 71 MR图像切层面的特点不包括( ) A.投影 B.重建 C.层厚 D.曲度 E.位置

72 有关化学位移伪影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w

A.化学位移伪影是一种装备伪影 (本B.化学位移伪影与呼吸运动有关 C.化学位移伪影与主磁场强度有关 ( D.化学位移伪影与观察视野有关 E.化学位移伪影可以通过改变相位编码的方向加以识别 (本文 73 卷褶伪影可以通过下述方法抑制( ) ( A.减小层厚 B.加大FOV C.全矩阵采集w D.改变频率编码方向 E.增加平均次数 74 截断伪影可以通过下述方法抑制( ) A.减小层厚 B.加大FOV C.全矩阵采集载 D.改变频率编码方向 E.增加平均次数

75 部分容积效应可以通过下述方法抑制( ) A.减少层厚 B.加大FOV C.全矩阵采集载 D.改变频率编码方向 E.增加平均次数

76 脂肪抑制技术可以改善下述哪一项伪影( )文

A.运动伪影 B.化学位移伪影 C.卷褶伪影 (D.截断伪影 E.中心线伪影 77 颅内病变GD-DTPA增强后,最益与T1加权成像匹配的 技术是( ) (本 A.呼吸门控技术 B.心电门控技术 C.磁化传递技术 D.化学位移成像 E.以上全是

78 下列哪类患者可以行MR检查( ) (本文

A.带有心脏起搏器者 B.心脏病患者 C.术后动脉夹存留者 D.换有人工金属瓣膜者 E.体内有胰岛素泵者

79 与X线CT相比,MRI检查显示占绝对优势的病变部位为( ) (本 A.头颅病变 B.颅颈移行区病变 C.肺部病变D.肝脏病变 E.骨关节病变 文 80 磁共振成像设备有哪些操作模式( ) (

A.键盘操作模式 B.触摸屏操作模式 C.电笔操作模式 ( D.鼠标操作模式 E.以上全是

81 早期脑梗塞最适宜的扫描方式为( )

A.T1加权成像B.T2加权成像C.质子加权成像D.弥散加权成像 E.灌注成像

82 既具有T2加权图像特点,又将脑脊液信号抑制了的序列为( ) ( A.FLASH B.FLAIR C.TSE D.TGSE E.FISP

83 为区分水肿与肿瘤的范围,常采用( ) (本 A.T1加权成像 B.T2加权成像 C.质子加权成像 (本

D.Gd-DTPA增强后T1加权成像 E.Gd-DTPA增强后T2加权成像 84 下列造影技术中,哪些不属于MR水成像范畴( ) (本文转 A.MR胰胆管造影 B.MR尿路造影 C.MR血管造影 ( D.MR泪道造影 E.MR腮腺管造影 (本文

85 严格来讲,MRCP、MRU采用的是哪种成像方式( ) (本 A.T1加权 B.T2加权 C.重T2加权 ( D.质子密度加权 E.弥散加权

86 在心电门控技术中,其触发波为( )载 A.P波 B.R波 C.Q波 D.S波 E.T波自

87 在颈椎MR成像中,预饱和技术常用于抑制( ) ( A.吞咽运动伪影 B.心搏伪影 C.呼吸运动伪影 ( D.化学位移伪影 E.逆向流动液体信号转

88 在胸椎MR成像中,预饱和技术常用于抑制( ) A.吞咽运动伪影 B.心搏伪影 C.呼吸运动伪影 D.化学位移伪影 E.逆向流动液体信号

89 在腰椎MR成像中,预饱和技术常用抑制( ) A.吞咽运动伪影 B.心搏伪影 C.呼吸运动伪影 ( D.化学位移伪影 E.逆向流动液体信号 (

90 在MRA技术中,预饱和技术常用于抑制( ) A.吞咽运动伪影 B.心搏伪影 C.呼吸运动伪影 ( D.化学位移伪影 E.逆向流动液体信号 ( 91 超导磁体中使用液氮的目的( )

A.是使用液氮前为达超导低温状态的予制冷过程

B.使磁体达到超导状态 (C.使磁体温度升至8K以上 (

D.使磁体温度降至8K以下 (E.使磁体环境温度达负173℃左右 92 超导磁体中有关液氦的温度错误的是( ) (本文转载 A.超导线圈应保持在绝对零度 B.绝对零度等于负237℃ C.绝对零度等于137℃ D.维持超导状态的温度不低于8K] E.超导体温度高于10K后会导致失超

93 金属物品带入磁体孔腔内会导致( )本 A.磁场强度改变 B.磁场均匀度破坏

C.对射频产生影响 D.图像对比度下降文E.磁场稳定度下降 94 在表面线圈的应用中,下述内容最贴切的是( ) A.大范围线圈,大区域检测,具有高信噪比 B.大范围线圈,小区域检测,具有高信噪比 C.小范围线圈,小区域检测,具有高信噪比 D.大范围线圈,大区域检测,具有高信噪比 E.小范围线圈,小区域检测,具有低信噪比 ( 95 MR成像中,哪些与图像的对比度有关( )

A.脉冲序列 B.脉冲参数 C.造影剂w D.以上均是 E.以上均不是

96 下述哪一项不是MR图像质量组成( ) ( A.噪声 B.对比度 C.清晰度 D.分辨率 E.伪影转 97 下述哪些为影响MR信号强度的参数( )自

A.组织参数 B.测量参数 C.系统参数 D.以上全是 E.以上全不是 98 下述哪些为影响分辨率的因素( ) w

A.层厚 B.观察视野 C.矩阵 D.以上全是 E.以上全不是 ( 99 下述哪一项不属于最优化MR图像的条件( )

A.信噪比 B.伪影 C.分辨率 ( D.对比度 E.检测时间 100 在二维层面参数中,层面间距的作用是( ) (

A.防交叉对话效应 B.防部分容积效应文C.防化学位移伪影 D.防卷褶伪影 E.防截断伪影

医学影像技术试题及答案(核医学试题)

核医学、照片冲洗、影像质量管理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核医学:是研究核素及核射线在医学诊断、治疗以及医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应用的一门学科。是随着核科学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医学生物学技术发展而迅速发展的一门边缘学科。

2.影像核医学:又称为放射性核素显像,是利用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进行医学成像,从而完))成疾病诊断及医学研究的一门学科。

3.γ相机:是核医学显像的最基本的仪器,通过体外探测并用影像的方式显示出来,以直观的方式反映脏器或组织的生化代谢功能的变化。通常由准直器、闪烁晶体、光电倍增管、放大器、X/Y位置线路、脉冲分析器、显示器等组成。 4.SPECT:是在γ相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将γ相机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核医学显像装置。它继承了γ相机的功能,又增加了计算机断层的原理,可以用图像重建的方法得到断层图像。

5.PET: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探测的是由正电子发生湮没辐射产生的能量相等、方向相反的一对光子。

6.PET-CT:PET-CT中文全称为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和计算机体层摄影技术。PET-CT是把PET扫描器和CT扫描器放在一个机架上,将两个机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设备,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功能与解剖的影像结合。

7.真符合:两个对应探头探测到的来自一个湮没辐射产生的两个γ光子,而且这两个γ光子均未和周围物质发生作用改变方向,是PET需要的真正的计数。 8.发射扫描 进入肌体内的正电子核素在体内发生湮没辐射时产生的一对γ光子被体外的探头探测的过程成为发射扫描。

9.透射扫描:是利用棒源或CT发出的X射线围绕身体旋转,采集放射源从体外透射人体的光子或X射线的扫描过程

10.物理半衰期是指单一的放射性核素经过物理衰变为原来一半所用的时间。 11.生物半衰期是生物体内的放射性核素经各种途径从体内排泄出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12.有效半衰期是指生物体内的放射性核素由于从体内排泄与物理衰变两个因素的作用减少到原来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因此放射性显像剂不能长期储存,而且每次使用前应重新计算剂量。注射到人体内的核素应按具体衰变速度显像。

13.随机符合:在一个符合时间窗内,来自不同的湮没辐射产生的两个γ光子被记录下来,这种不是由一个湮没辐射所产生的符合称为随机符合。

14.散射符合:γ光子在飞行过程中与组织发生散射,改变了运行方向,仍在时间窗内被探头探测,这种符合成为散射符合。 15.反应堆:是将容易发生核裂变并自身维持连续不断地裂变反应的物质作为核燃料,并人为控制其反应速度的装置。

16.静态显像 显像剂注射入人体后经过一定的时间,显像剂在体内脏器组织达到平衡,各组织脏器反射性活度相对均匀状态时进行的显像称为静态显像。用来观察脏器与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与放射性分布。

17.动态显像 连续采集放射性显像剂在随血流运行,被脏器、组织不断摄取与排泄的过程,形成脏器或组织内部时间—放射性分布变化的序列图像。以一定的速度连续采集脏器内这种变化,得到多帧图像并以电影的方式显示,这种采集的方式称为动态显像。

18.局部显像 显像的范围局限于单个脏器或某个范围的显像方式。

19.全身显像 显像装置沿体表从头到脚匀速移动,采集全身各部位放射性并得到一幅全身图像的过程。多用来进行全身肿瘤显像。

20.平面显像 将显像设备的探头置于体表的某一特定位置,采集脏器在一个方位上从前到后放射性叠加而成的图像。对于小的病灶或位置较深的病灶,该方法难以发现。

21.断层显像 将探头以每帧固定的间隔围绕体表旋转180°或360°自动旋转,采集多个剖面的信息,再由计算机处理系统将所获得信息重建为各种断面图像,一般包括横断、矢状、冠状面图像。

22.阳性显像 又称为热区显像。指病灶部位放射性摄取的程度明显高于正常组织,从图像来看病灶为放射性浓聚状态。

23.阴性显像 正常脏器可以摄取注射的显像剂,图像能清晰显示脏器的位置、形态、大小,而脏器内部的病灶则由于失去了正常的功能而放射性摄取不高,表现为放射性冷区,又称为冷区显像。

24.早期显像 一般认为显像剂注射后2小时以内进行的显像,称为早期显像。早期显像可以反应脏器或病灶的功能状况。

25.延迟显像 显像剂注射后2小时以后进行的显像称为延迟显像。主要目的是通过延迟显像减低血液本底的影响,使图像改善。对于正电子显像,是鉴别肿瘤与炎症的一种方法,对于肿瘤细胞而言,延迟显像时显像剂在组织内的含量不变或增加,而炎性病变放射性摄取降低。

26.单光子显像 指采用发射单光子核素标记的显像剂,用探测单光子的显像仪器如γ相机与SPECT进行的显像。

27.正电子显像 指采用发射正电子的核素标记的显像剂,用探测正电子的仪器如PET、符合线路SPECT进行的显像。

二、简答题

1.核医学显像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核医学显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放射性核素示踪剂在人体内正常或病变组织内血流、功能、代谢等方面的差异而进行体外观察的过程。将放射性药物引入体内,由于其标记化合物的生物学特性与天然化合物的生理活性相同,能够参与体内的正常或异常的代谢过程,能够选择性地聚集在特定的组织、脏器内部,在体外通过探测装置探测所观察脏器或组织放射性浓度

的差异,并以一定的方式成像,可以获得有关脏器或病变组织的大小、形态、位置、功能代谢情况的核医学影像。

2.影像核医学的临床应用特点? 答:影像核医学与传统影像医学不同,它所显示和分析的是机体内脏器的功能、代谢、血流、受体分布和基因的分布和动态的过程。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临床应用特点:

(1)可以做功能性显像,通过探测放射性示踪剂在体内脏器的分布差异所产生的放射性浓度的变化,来反映细胞的功能,并且可以反映脏器或组织的血流量、细胞数量、代谢率及排泄状况。

(2)可以做分子显像,放射性核素标记生物分子如葡萄糖、氨基酸、胆碱等,这些分子直接参与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通过观察放射性标记生物分子在体内的分布数量,能够准确分析组织细胞的生物活性改变情况。早期发现疾病。

(3)可以做动态显像:影像核医学通过连续采集放射性示踪剂在体内随时间变化的动态图像,来观察放射性示踪剂在组织、器官中聚集、分布、排泄的动态过程,并可以用时间—放射性曲线的方式显示出来,客观地反映脏器的功能状态;

(4)是能进行定量分析,对于所要观察组织器官内病灶局部的变化情况,核医学显像可以用感兴趣区的形式具体处理该部位的放射性异常,并能以定量、半定量的参数客观地评价。提供更客观的指标来分析病变性质。 3.简述γ相机的工作原理?

答:γ相机,是核医学显像的最基本的仪器。γ相机通常由准直器、闪烁晶体、光电倍增管、放大器、X/Y位置线路、脉冲分析器、显示器等组成。准直器位于晶体之前,允许特定方向上的光子通过。通过准直器的γ射线被探头晶体转换成光子。通过光电倍增管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将信号放大到108~109倍。初步放大的电信号被传送给主放大器,并经主放大器进一步放大,进一步传递给X/Y位置线路,位置线路可以明确脉冲发出的具体位置。利用脉冲分析器对一定能量的脉冲选择并被记录下来,传递给显示装置得到二维图像。 4.简答SPECT与X线CT原理的异同?

答:SPECT与X线CT从基本原理上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利用CT技术构成成像,在最初的重建方法上都采用滤波反投影,不同的是CT是球管发出的X线从外部穿透机体,探头在机体的另一侧探测被机体吸收后剩余的射线,属于透射型显像,构成图像的参数是射线穿透人体后的衰减值,而SPECT是把γ射线引入体内,在体外探测器探测机体发出的射线,属于发射型显像,构成图像的参数不是射线穿透人体后的衰减值,而是注入机体内的γ射线在不同脏器与组织内的分布差异。两者都是由已知不同方向投影值来求物体内各点的分布值,然后利用计算机重建技术得到不同层面的断层图像。与X线CT影像技术的不同的是SPECT通过放射性显像剂在体内不同脏器与组织分布,反映的是人体功能方面的差异,是SPECT的优势与生命力所在。

5.与γ相机相比SPECT的性能优势?

答:与γ相机相比,SPECT克服了平面显像时由于组织、器官放射性的重叠造成的体内小病灶的掩盖,提高了对深部病变的探测能力,提高了分辨力与定位能力。SPECT的准直器也作了很大的改进,新准直器的使用,增加了分辨力、提高了灵敏度;并能根据脏器的需要与显像方式的各异配置相应的准直器,出现了扇型、斜孔型、长颈型、椎型等准直器,使图像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随着计算机运算速度的提高、新影像处理软件的应用,SPECT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多的诊断参数与相对客观的诊断指标。 6.PET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答:PET断层图像的基本原理基于SPECT,但其的构成比SPECT复杂。SPECT探测的是单光子,而PET探测的是由正电子发生湮没辐射产生的能量相等、方向相反的一对光子。探

测器模块由晶体、光电倍增管和电子线路组成。输出信号包括空间信息、时间信息和能量信息。每个探测模块有一个环接受器,接受器有相应的编码,分别表示时间信息窗与能量信息窗。湮没辐射产生的互为180º的γ光子构成一条符合响应线,被相对应的探头符合探测,这种符合探测确定了闪烁点的空间分布。符合探测装置中另一个主要部件是高精度的时间控制模块,它是符合线路的核心。对于同时由湮没辐射产生的两个γ光子,从实际探测中总有一个时间范围(时间窗),时间控制模块不仅决定了符合事件的多少,还决定了符合探测的稳定性与精确度。由于湮没辐射产生的两个γ光子的能量固定,因此符合线路的能量符合相对容易解决。

7.真符合应有那些特点?

答:真符合应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真符合必需来自一个湮没辐射产生的两个γ光子。

②真符合必需来自一个湮没辐射产生的两个γ光子在符合时间窗内到达两个探头。 ③真符合必需来自一个湮没辐射产生的两个γ光子被对应的一对探头探测到。 8.医用放射性核素要求有那些特性? 答:理想的核物理特性

(1)合适的物理半衰期,体内诊断用反射性核素应选择短半衰期核素,半衰期过长,残留在体内的放射性核素将使患者显像后将受到不必要的照射;半衰期过短,显像工作难以完成。 (2)合适的放射性衰变类型:根据脏器显像所用的射线要求,引入体内的核素所发出的射线类型必须有合适的放射性衰变类型。在脏器γ相机与SPECT显像时,所用核素应当只发出γ射线。正电子显像时核素只存在正电子衰变。选择核素最佳方案是只发出单一能量的单一射线。

(3)射线能量的要求,脏器显像最适合射线是即能穿透肌体,又能被探测器探测,在满足显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射线能量,对患者、对操作人员防止不必要的照射。γ相机与SPECT显像时最佳射线能量是100~200keV。正电子显像则只有一个能量窗。 (4)便于标记 放射性核素在体内的分布主要是依赖与其所标记的化合物的生理学特性。因此需与标记化合物紧密结合,切且在显像时间内不能脱标,保持标记化合物的相对稳定性。 9.放射性药物的特点? 答:(1)具有放射性 由于放射性药物标记有放射性核素,能够不断地衰变释放出射线,在制作、储存、应用、运输与废物处理过程中应按放射性防护的规定执行,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2)放射性显像剂的生理、生化特性 取决于被标记的化合物的生理、生化特性,被标记的化合物的生理、生化特性在标记前后特性不能改变。 (3)具有特定的物理半衰期和有效使用期 物理半衰期是指单一的放射性核素经过物理衰变为原来一半所用的时间。生物半衰期是生物体内的放射性核素经各种途径从体内排泄出一半所需要的时间。有效半衰期是指生物体内的放射性核素由于从体内排泄与物理衰变两个因素的作用减少到原来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因此放射性显像剂不能长期储存,而且每次使用前应重新计算剂量。注射到人体内的核素应按具体衰变速度显像。 (4)放射性显像剂的脱标与辐射自分解 放射性显像剂在储存过程中,其标记的放射性核素会脱离标记物,致使放射性显像剂的放化纯及比活度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其生理、生化特性。 (5)放射性显像剂的计量单位与普通药物不同 放射性显像剂以放射性活度作为计量单位。表示单位时间内放射性物质衰变的原子核数,单位是贝克(Becquerel Bq),定义为每秒一次衰变。曾用单位是居里(Curie Ci)。换算关系是:1 Ci=3.7×1010 Bq。

10.电子显像剂2-18F-2-脱氧-D-葡萄糖(18F-FDG )的细胞蓄积原理是什么?

答:2-18F-2-脱氧-D-葡萄糖(18F-FDG )临床最常用的PET显像剂为。它的生化特点加上

18F的生物半衰期,非常适于临床应用。8F-FDG是葡萄糖结构类似物,静脉注射后通过葡萄糖转运载体进入细胞,参与葡萄糖的代谢过程,在胞浆内被己糖激酶磷酸化成6-磷酸-FDG, 6-磷酸-FDG由于被脱氧无法生成二磷酸己糖,既不能参与下一步的有氧和无氧代谢,又不能返回到细胞外,滞留在细胞内,在葡萄糖代谢旺盛的组织细胞内,PET显像表现为放射性浓聚灶。恶性肿瘤细胞葡萄糖代谢水平增高,18F-FDG大量积聚。 11.显像剂在机体组织器官中的主要的聚集机制有那些?

答 (1)合成代谢 脏器和组织内的正常合成功能需要某种元素或化合物,用某种核素或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化合物引入体内,则可以对脏器或病灶进行显像。如131I甲状腺显像判断甲状腺结节的功能状态。

(2)细胞吞噬 单核巨噬细胞具有吞噬功能,静脉注射放射性胶体颗粒,进入静脉内的胶体颗粒作为机体的异物被巨噬细胞吞噬,可以利用这个特点对巨噬细胞丰富的脏器如肝脏、脾脏、骨髓等显像。 (3)循环通路 :

①血管灌注:示踪剂进入血液循环,随血流从动脉流各个脏器,静脉注射显像剂后即进行显像,可以获得大血管或脏器动脉血管的灌注图像,判断主要血管动脉灌注有无异常。临床常用于心、脑血流灌注显像。 ②流经通道:在体内液腔系统或其它腔隙内引流的渠道内引入显像剂,通过显像剂的流动情况,来判断流动通道的通畅情况或检查腔隙内物质有无漏出。

③暂时性栓塞:多用于肺显像,将颗粒直径大于红细胞的放射性药物注入静脉后,药物随血流流经肺毛细血管时暂时性滞留,从而使肺显像。

(4)选择性浓聚 病变组织对某些放射性药物特异性结合,例如坏死的心肌可以摄取99mTc-PYP,而正常心肌不摄取该药物。

(5)选择性排泄 某些脏器对特定的药物具有选择性排泄功能,静脉注入显像剂从特定的脏器排出,动态观察排泄过程,可以判断脏器的功能。如99mTc-DTPA检查分肾功能即用此原理。

(6)化学吸附 羟基磷灰石晶体是骨骼主要的无机成分,其表面富含阳离子与阴离子成分,静脉注入的99mTc-MDP可以和羟基磷灰石表面的离子交换并吸附在骨盐中,使骨骼显像。 (7)特异性结合 以单克隆抗体作为显像剂,引入人体后与特异性抗原结合,使含有该抗原的病变显像。目前放射性受体显像在临床已进行实验研究,少数医院开始应用于临床诊断。 (8)核素基因显像 从分子水平揭示疾病的特征及其发生与发展,在分子水平上诊断和治疗疾病。

12.核医学的显像方式?

答:核医学的显像方式根据时间、方式、部位、显像剂对病变组织的亲和力与所用核素射线的种类,将核医学显像方式作以下几种分类。 (一)根据影像采集的状态分类

1.静态显像 显像剂注射入人体后经过一定的时间,显像剂在体内脏器组织达到平衡,各组织脏器反射性活度相对均匀状态时进行的显像称为静态显像。用来观察脏器与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与放射性分布。

2.动态显像 连续采集放射性显像剂在随血流运行,被脏器、组织不断摄取与排泄的过程,形成脏器或组织内部时间—放射性分布变化的序列图像。以一定的速度连续采集脏器内这种变化,得到多帧图像并以电影的方式显示,这种采集的方式称为动态显像。 (二)根据影像获取部位分类

1.局部显像 显像的范围局限于单个脏器或某个范围的显像方式。 2.全身显像 显像装置沿体表从头到脚匀速移动,采集全身各部位放射性并得到一幅全身图

像的过程。多用来进行全身肿瘤显像。 (三)根据获取图像的层面分类 1.平面显像 将显像设备的探头置于体表的某一特定位置,采集脏器在一个方位上从前到后放射性叠加而成的图像。对于小的病灶或位置较深的病灶,该方法难以发现。 2.断层显像 将探头以每帧固定的间隔围绕体表旋转180°或360°自动旋转,采集多个剖面的信息,再由计算机处理系统将所获得信息重建为各种断面图像,一般包括横断、矢状、冠状面图像。

(四)根据显像剂与病灶的亲和力分类

1.阳性显像 又称为热区显像。指病灶部位放射性摄取的程度明显高于正常组织,从图像来看病灶为放射性浓聚状态。

2.阴性显像 正常脏器可以摄取注射的显像剂,图像能清晰显示脏器的位置、形态、大小,而脏器内部的病灶则由于失去了正常的功能而放射性摄取不高,表现为放射性冷区,又称为冷区显像。

(五)根据显像剂注射后获得图像的时间分

1.早期显像 一般认为显像剂注射后2小时以内进行的显像,称为早期显像。早期显像可以反应脏器或病灶的功能状况。 2.延迟显像 显像剂注射后2小时以后进行的显像称为延迟显像。主要目的是通过延迟显像减低血液本底的影响,使图像改善。对于正电子显像,是鉴别肿瘤与炎症的一种方法,对于肿瘤细胞而言,延迟显像时显像剂在组织内的含量不变或增加,而炎性病变放射性摄取降低。 (六)根据显像的放射性核素射线种类,可以分为: 1.单光子显像 指采用发射单光子核素标记的显像剂,用探测单光子的显像仪器如γ相机与SPECT进行的显像。

2.正电子显像 指采用发射正电子的核素标记的显像剂,用探测正电子的仪器如PET、符合线路SPECT进行的显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