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教学原则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3-10-27 来源:V品旅游网
教学原则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张玉宝

来源:《课外语文·下》2020年第06期

【摘要】教学是一门学问,它不仅需要恰当的方法,更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原则。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正确的教学原则应上承课程改革的理念,下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并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素养发展上有显著的现实意义。因此,如何发挥原则的积极意义,保持教学的“原则性”,是值得每个语文教师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教学原则;高中语文;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18-0071-01 【本文著录格式】张玉宝.教学原则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课外语文,2020,19(18):71,73.

教学原则反映了人们对教学活动本质性特点和内在规律性的认识,是指导教学工作有效进行的指导性原理和行为准则。从古至今,教学原则贯穿整个教学活动中,古有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今有“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和统一”等教学原则。另外,从教学整体性上来看,教学思想在上,原则在中,方法为下,原则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可见,教学原则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对于语文这门人文性和工具性并存的学科而言,教学原则既要符合语文知识的本质特征,也要遵循知识传播的普遍规律。具体到高中语文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以古今已有的教学原则为指导,有效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力求实现教学原则的多样性、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另一方面,也要把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教学原则与时代相结合,从而有效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基于此,笔者将根据自身多年执教经验,从以下五大原则切入,具体阐述教学原则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最早源于孔子的“不愤不启”思想,主要目的是通过合理的教学目标,积极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启发式教学原则要求“启而能发,发而能导,导而能活,活而不乱”。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充分发散思维,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教学《劝学》这一课内容时,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会以启发性的教学原则为指导来展开教学。首先,我会以问题进行导入,“寒窗苦读十余载,你们认为学习的意义是什么?应该怎样更好地学习呢?”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交流。之后,我会让学生自由朗读

课文,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并找出中心论点。进而,我会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来启迪学生的思维。比如作者又以“直木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三个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你从中学到了哪些道理呢?让学生再读课文,并同桌之间相互讨论,巩固知识理解的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对“学习”的内涵和方法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二、趣味性原则

趣味性原则是在现代教育理念下所衍生的一种教学原则,它力求构建趣味性课堂来达到学生学习效果的最大化。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深刻理解趣味性原则的内涵,既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也要注重学生探究过程的趣味性,另外,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也是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

例如在教学《雷雨》这一课内容时,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会以趣味性原则贯穿始终。首先,我会以话剧《雷雨》进行导入,通过播放视频片段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之后,让学生默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初步认识戏剧的特点,并对剧中的人物有基本的认识。进而,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在课堂上进行情景短剧表演,任选课文中的一个片段展开表演,要求学生对人物的理解要做到入木三分的境界,在表演中进一步揣摩人物心理,学会理性分析复杂人物形象的多重性格。最后,评比出最好的一组学生,给予一定的表扬。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丰富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系统性原则

语文知识是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很强的系统性。而系统性的知识就需要系统化的思维来学习。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学习和研究教学大纲,充分了解和掌握课程的逻辑以及对学生的要求,这是教学系统性的根本保证。同时,也要考虑到语文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从而让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展开学习,提高自身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装在套子里的人》这一课内容时,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会以系统性教学原则为指导来展开教学。首先,我会仔细研读教学大纲,以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最终目标,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小目标”,如理解领悟以讽刺手法来刻画揭露丑恶事物的表现手法,品味语言的讽刺意味,并学会分析人物形象和塑造人物方法。之后,在教学目标的引导下,我会以“导入——探究——拓展”的教学流程来进一步展开,比如我会以作者简介为导入,以课堂提问为主要形式来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探究,以课外阅读《变色龙》为参考,实现知识的横向延伸。最后,我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布置写作型作业,从而巩固学生语言技能。这样一来,能够有效保证教学的整体性,提高教学质量。 四、量力性原则

教学内容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使学生的收获达到最大化。对于高中生而言,要在学生知识承受范围内展开教学,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恰当地把握教学难度。什么样的程度和水平最符合量力性的要求,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也是教师创造性和思考能力的直接体现。

例如在教学《故都的秋》这一课内容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我会以量力性原则为指导来展开教学。首先,我会以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基础,精心设计教案,并以“微课”的形式进行呈现。比如微课为5分钟,为学生梳理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之后,我会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笔下优美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在课堂上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而,我会根据学生总结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有效的补充,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最后,我会为学生推荐课外好的散文篇目,让学生在课下进行阅读,并设置专门的散文鉴赏课,来提高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通过这样的方法,既符合学生思维开阔性的本质和教学渐进性的特点,也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五、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基于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而提出的,旨在解决集体教学和个别教学之间的矛盾。在我国古代,“因材施教”便以一种教学思想的形式绵延至今,仍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不同的个性差异,并通过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来帮助每个学生能够获得最适宜的个性发展,从而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例如在教学《雨巷》这一课内容时,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我会以“因材施教”为基本的教学思想和原则来指导教学。一方面,我会以诵读方式开篇,并通过学生对课文的认知来检验学生对现代诗歌的敏感程度,而后,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学习水平将其进行分组。另一方面,为了避免学生的差异性心理,我会设置多种教学任务,让每组学生任选其二,从而既能够保证学生平衡的心理,也能够做到“对号入座”,促进不同程度学生的发展。比如我将学生按学习水平分为两种情况,并布置四种教学任务,让每组学生任选其中两个,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不断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过程。通过这样的方法,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坚持基本的教学原则,对全面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另外,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原则也会随着时间、教师以及学生的变化而变化,但只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教学原则的根本,就肯定不会出错。从这个角度来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精神,不断创新教学原则,调整教学方法,从而促进语文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玲.教学原则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文学教育(上),2019(12).

[2]裴翠敏.问题教學法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9. [3]侯永海.新课程改革下高中语文教学现状浅析与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